English

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新成果

1999-07-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陈传才、周文柏教授所著《文学理论新编》(修订本),已于年初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文艺的当代嬗变,广泛吸纳古今中外文艺研究的有益成果,全面总结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新鲜经验;以宏阔的学术视界,多元化的视角与方法,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文学的特质、规律及其发展,引导读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评析复杂、多态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是一部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文学研究和教学的理论力作。其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构架高屋建瓴,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该书仍以文学活动论开篇,因为文学活动不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和状态,也是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得以彰显的本体存在。由此形成文学本质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批评论、文学发展论等基本理论范畴的整体结构。其中,对文学本质的探究,不但重视其审美意识形态本质的复合构成,而且注重其作为一种人学的独特精神品格的开掘,从而对其审美特征与价值形态作出合乎文学本体论的具体阐释。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则紧紧围绕作品的构成(静态分析)及其生成与价值实现的内在运动(动态分析),既阐述了文学创作的过程与规律,又揭示了文学阅读与接受的实现机制,使文学作品作为联结创作与接受(再创造)的中介地位得以凸现。对文学批评的探究,既从文学作品出发,又延伸至文学发展论。这样所考察的问题和所阐述的见解,较能探入文学活动的深层关系。全书形成一个前后贯通的动态系统,并对各自的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作出明确的定位。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人论相统一的理论基点,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文学特质和规律的探索之中。新时期的文艺研究,由于某些论者倾心于西方现当代的哲学,往往把人的存在与意义置于首位,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的辩证统一的哲学世界观,以致在形成文学本体论的构架时,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人论相统一的理论基础,要么片面地归结为只是以个体主体性为对象的人本学,要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及其生命的论述对立起来,致使文学本体研究局限于人类学本体论的层面。该书坚持把文学本体定位于人的感性存在及其社会审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从而对人类特殊的文学活动的主客体“互化”和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本体研究,作出了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一体的深度分析,既纠正了那种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等同起来,以存在第一性贬低或轻视主体性的倾向;又克服了那种把主体人作为一种超现实、超历史的抽象存在的唯心主义倾向。

正因为如此,该书在探讨文学的本质、价值,形成本质论、价值论的理论形态时,不仅从哲学价值论的高度阐述认知关系与价值关系的辩证统一,而且进而从文学的人文本性与审美特质出发,深化对文学价值关系的特殊构成的研究。因此,既克服了脱离文学价值论而单纯孤立地强调文学反映论的缺陷,又避免了排斥反映论而一味膨胀、夸大文学价值论的弊端;形成了以文学的价值认知为基础,以文学的审美价值关系为中心,且包含政治、伦理、道德等多种价值关系的有机的理论系统。

三、注重中西文化比较,加强传统与现代文论的对话、互释。

《文学理论新编》(修订本)立足本土文化(文学)的现当代嬗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多元(中外古今)的理论整合,从历史纵深处与现实横断面的开掘提升中进行创新。例如,该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论无法涵盖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学创新实践,尤其是大众文学、影视艺术所创造的叙事模式,远不是我国传统叙事理论所能充分阐释的。另一方面,该书又进而指出,大众文学、影视艺术虽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但它们毕竟生长于本土文化与现实生活中,深受传统小说及其理论观念的熏染,因而对其叙事模式的阐释,必须借助中西叙事理论的对话和互释,才能做出符合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实际的理论总结。为此,该书在重视对我国传统小说文本与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钩沉与分析的同时,特别注重对叙事媒介、技巧、母题和阅读接受理论的探析,以揭示文体嬗变与当代社会、文化、语言与艺术的深刻联系。陈传才先生还指出:“要超越修辞研究局限于语言、文体层面,就须引入当代的审美文化学,把作为叙事技巧与策略的修辞提升到具有审美——文化意义的修辞效果生成的层次”。所以阅读——阐释理论的引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总之,该书无论对文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论述,或是对多元理论话语的阐释,都是为了引导读者掌握科学的、人文的理论方法,去分析复杂、多态的文学现象,提高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能力,因而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